
近日,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办的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上,专业中俄双语口译员再次成为展会成功举办的关键因素。作为东欧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电力行业盛会,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35个国家的800余家参展企业,其中中国参展商数量较去年增长20%,专业口译服务需求随之显著增加。
专业口译服务保障技术交流
莫斯科国际电力设备展览会(Elektro)是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电力行业最重要的年度盛会。展会期间,中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展示了包括智能电网设备、高压输变电系统、新能源发电设备等在内的多项先进技术和产品。由于电力行业专业性强、技术术语复杂,普通翻译难以胜任,具备电力专业背景的中俄口译员成为展会最紧缺的人才资源。
“在翻译变压器绝缘等级参数时,小数点后一位的误差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,”一位拥有电力工程背景的资深口译员表示,”我们不仅要精通双语,还必须熟悉IEC国际标准和俄罗斯GOST标准的差异。”
中俄电力合作进入新阶段
近年来,中俄在电力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。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统计,2024年中国对俄电力设备出口额达28.6亿美元,同比增长34%。俄罗斯能源部官员在展会期间表示,随着俄远东地区开发加速,未来五年将新增约120亿美元的电力基础设施投资,这为中俄电力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。
展会上,口译员不仅要完成技术文件的笔译工作,还需参与商务谈判、技术研讨会等现场口译。某国内知名电气集团国际部负责人表示:”专业口译员帮助我们准确理解俄方技术规范要求,仅一个上午就促成了3场深度洽谈。”
专业化翻译人才培养迫在眉睫
随着”一带一路”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深入推进,具备专业背景的中俄翻译人才缺口日益凸显。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翻译系主任指出:”目前既懂电力工程技术,又精通中俄双语的专业翻译不足百人,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。”
业内人士建议,相关高校应加强与电力企业的合作,开设”专业+语言”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。同时,电力企业在拓展俄语区市场时,应提前储备专业翻译人才,或与专业翻译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。
本次展会再次证明,在专业技术领域的中俄合作中,专业口译服务已从简单的语言转换升级为保障项目落地的关键环节。随着中俄电力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,专业化翻译服务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